《野玫瑰》是舒伯特創作的藝術歌曲。和許多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一樣,這首歌的歌詞源自約翰·沃爾夫岡·馮·歌德的同名詩歌。這首歌最深入人心之處在於,少年與野玫瑰的對話中瀰漫著的憂傷情緒。同時它也經常被選作為音樂課上的練習曲。

歌德的這首詩有多重的寓意,野玫瑰象徵著年輕的少女,她拒絕了少年的追求並保衛自己。少年摘采野玫瑰,意味著少年粗野地奪去了少女的貞潔,這在當時的德國是一種侵犯的象徵。而少年是否會因此永遠的忍受著愛的折磨,是顯而易見的,他想自己強烈的愛喚起野玫瑰回報的愛,然而她的離去和堅持卻使少年心碎。

1770年年輕的歌德斯在特拉斯堡結識了弗里德里柯·布里翁(Friederike Brion),回憶著那場難忘的邂逅,歌德改編了一首16世紀的詩歌,創作了這首憂傷的《野玫瑰》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男孩看見野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
清早盛開真鮮美 急忙跑去近前看
愈看愈覺歡喜 玫瑰、玫瑰、紅玫瑰
荒地上的玫瑰

手折りて行かん
野中(のなか)のばら
手折らば手折れ
思い出ぐさに
君を刺さん
紅(くれない)におう
野中(のなか)のばら
野中(のなか)のばら
野中(のなか)のばら

「男孩說我要採你,荒地上的野玫瑰。玫瑰說我要刺你,使你常會想起我。不敢輕舉妄為,玫瑰、玫瑰、紅玫瑰,荒地上的玫瑰」

童(わらべ)は見(み)たり
野中(のなか)のばら
清(きよ)らに咲(さ)ける
その色(いろ)愛(め)でつ
飽(あ)かずながむ
紅(くれない)におう
野中(のなか)のばら

「男孩終於來折它,荒地上的野玫瑰。玫瑰刺他也不管,玫瑰叫著也不理,只好由他折取。玫瑰、玫瑰、紅玫瑰,荒地上的玫瑰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xbf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